热锻模具钢材分类与选择指南
发布时间: 2025-04-25
一、热锻模具钢材分类
根据材料特性与应用场景,热锻模具钢材可分为以下五类:
中低合金韧性钢
典型牌号:5CrNiMo、5CrMnMo
特性:
合金总量低,淬透性良好(300×300×400mm锻模可油淬透),韧性优异,抗冲击开裂能力强。
耐磨性相对较弱,适用于低负荷、大尺寸锻模(如锤锻模具基体)。
通用型热作模具钢
典型牌号:H13(4Cr5MoSiV1)、SKD61
特性:
中温下兼具热强性、韧性和耐磨性,冷热疲劳抗力优良,价格适中。
广泛用于热锻模、热挤压模,但高温(>550℃)下易软化磨损,寿命受限。
高耐热型模具钢
典型牌号:3Cr2W8V
特性:
钨含量高,红硬性突出,抗高温软化能力强,但韧性差,易开裂。
适用于高温(>850℃)工况,但因开裂风险高,应用逐渐减少。
高性能基体强化钢
典型牌号:HD、GR、HM
特性:
合金设计优化,兼具高韧性、高耐磨性和良好耐热性,抗热疲劳性能优异。
GR钢耐热性为H13的2-3倍,硬度HRC58-60,寿命期内无塌模、开裂,性价比高。
超硬耐磨型模具钢
典型牌号:Y4、8566、LG
特性:
硬度HRC56-60,耐磨性突出,适用于高温、高磨损工况(如不锈钢热锻)。
8566耐热性为高速钢SKH的4倍,但价格昂贵,适用于高附加值零件。
二、热锻模具钢材选择指南
选择热锻模具钢材时,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:
工况温度
中低温(<850℃):优先选H13、HD,兼顾韧性与经济性。
高温(>850℃):选GR、8566,确保高温硬度与抗热裂性。
锻件材料
碳钢/合金钢:H13、HD,抗塌陷(控制二次硬化温度)。
不锈钢/高温合金:GR、8566,抗粘模(高硬度基体+表面涂层)。
钛合金/镍基合金:GR、HM,抗热裂(细化晶粒+高韧性基体)。
模具寿命与成本
高附加值零件:选GR、8566,长寿命摊薄成本。
大批量生产:H13+表面强化(如PVD镀层),平衡成本与寿命。
失效模式防控
软化磨损:选高合金化钢种(如GR),强化抗高温软化性能。
热疲劳开裂:选高韧性钢种(如HD),抑制裂纹扩展。
粘模/塌陷:选高硬度+耐磨钢种(如Y4),优化型腔表面处理。